Chou把拔現在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著他愛的政論節目, 這平凡的一幕每天晚上都還是讓我非常感動.

我們出院一個多星期了! 為了Chou把拔出院做準備, 一樓的和室在一個月前打掉階梯, 改成了助行器和輪椅能夠進出的睡房, 這是Chou把拔第二次進加護病房訓練呼吸時, 在紙上寫字畫圖要我們趕快找師父來做的; 那時他寫字表達的能力還沒完全恢復, 常常找不到適當的字詞來形容, 那天看到他這樣清楚表達準備回家的計畫, 我們也就更有信心了!

我們設想了很多屆時可能的需求, 但一點把握也沒, 因為把拔第一次的呼吸訓練其實算是失敗的, 我們並不知道回家時能復原到哪個程度, 只能盡量空出空間來給將來可能需要的機器; 唯一確定的是, 我們要回家! 這其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一件事, 對於使用呼吸器的病患家屬, 每轉一次病房, 護士和醫生都會再次確認, 出院後是要回家還是到長期照護機構; 我想對某些家庭來說, 送到照護機構是一個不得不的選擇, 但對我們來說, 除了回家之外, 我們不曾做他想, 只是辛苦了Chou媽媽!

 

今天是Chou把拔回家的第九天, 在醫生建議下租來的氧氣製造機, 目前還沒使用過, 非常幸運! 目前每天仍需吸水氧噴霧來化痰, 使用抽痰機抽痰, 為氣切口及胃造廔口換藥, 但復原的狀況算是相當不錯! 這是Chou把拔和家人, 以及成大醫療團隊的努力結果! 其實出院的最後一周, 成大12樓的護士非常幫忙, 不斷確認我們是否學會了抽痰. 換藥的技巧, 這對我們日後照護的幫助很大, 也給了我們一些信心! 

經過這兩三個月, 我更深刻覺得, 醫療人員的專業知識固然非常重要, 但是對病人和病患家屬的貼心鼓勵和心理建設, 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; 這聽起來很像cliche, 不過以下這個例子應該能完美地詮釋這個說法: 在我們的主治陳炯睿醫師到病房跟把拔說"要趕快復健, 開始準備出院囉"的那個下午前, Chou把拔一直覺得自己沒什麼力氣, 但是話才說完, Chou把拔馬上可以從床上坐起來了!! 比什麼藥都有效!! 所以囉,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, 盡量不讓病人覺得自己是病人, 尤其是長時間待在醫院的病人, 要時刻提醒他回家過生活這件事, 否則久了, 都忘了還有個家要回, 會以為現在病房裡的生活就是一切了, 這樣怎麼會有動力要進步呢?

原本打算好好把整個來龍去脈說個清楚的, 不過就順其自然吧! 日後慢慢分享我們一路上遇到的問題和學到的經驗! Chou把拔也會接力一起分享心情和經驗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upa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